• 在阳西县织镇虎头山村村口一栋两层小楼旁,51岁的黎开培蹲在墙根就着一堆柴火,将一根削好的毛竹放在红色火焰上来回烘烫。这是竹椅中的扶手,当这坚硬的毛竹被烘烫得软熟时,黎开培熟练地将其拗弯,竹椅扶手的拐弯环节便大功告成。这是竹椅制作中较为复杂的工序,但对已从事竹艺制作35年的黎开培来说,对这道工序轻车熟路。

    16岁偷师自学制作竹椅

    竹,滋养出山里人耿直的品行,也丰实了一代又一代山里人的生活。黎开培是阳春市合水镇河山村人,靠山吃山,村里连绵的青山和茂林修竹,一直有着制作竹椅等竹制品的传统。

    普普通通的竹竿,经过一番裁切打磨,组合拼接,制成了一把把精美的竹椅。在黎开培的老家,许多村民拥有这样的好手艺。黎开培打小就看着竹匠们制作各种竹制产品。心思聪颖的他,一有时间就去偷学,一些简单的竹器他小时候就可以独立制作。

    16岁那年,黎开培上山取料,花了几天的功夫制作了12张竹椅,用单车载到高流墟去卖,当时每张竹椅卖0.8元,12张竹椅半天全部卖空,获得9.6元的回报。拿着这笔钱,黎开培开心了好久,因为当时做水泥工每天才2元。黎开培感受到靠手艺赚钱的快乐,从那时候起,他便靠这个手艺营生,一干就是35年。

    黎开培告诉记者,起初学做竹椅时,他跑到村里有名的手艺人家里偷师,看完回家自己练,做不好,再回去看,完全是靠自学的。黎开培说,学竹匠手艺其实是个苦活,每天天蒙蒙亮就得起床干活,直到天黑才歇手,一年四季除了农忙时节,几乎都是在“上工”。唯一清闲的是梅雨时节,因为那时候新制的竹制品容易发霉,就成了竹匠们的假期。

    怀揣竹编手艺出门闯荡

    “良田千顷,不如一门手艺。”凭着这门手艺,黎开培离开了小山村,阳春、江城、阳西都留下了他的足迹,后来在阳西县织镇虎头山村租屋制售竹椅。那些年,黎开培的活从没停过,这也给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,“那时,加工一把竹椅8毛钱,一个月收入起码有200元。”黎开培笑道,在上世纪80年代算是高收入了。

    黎开培坦言,坚守传统手艺是艰难的,年轻时他也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,于是中途短暂离开过这个行当,到过珠三角打工。后来又继续回来做这个行当。他说:“做竹椅虽然辛苦,但是自由,不用风吹日晒,年纪大了也还能做。”

    “他做的竹椅很好用!”提起黎开培,旁边一间农机店的老板夸了起来。黎开培制作的竹凳厚实稳重,光滑细腻,凉爽舒坦。他说,竹椅乍看很是普通,细看却很有门道,椅子的所有部件都是竹子制成,没有钉子也没有铁丝焊接,整把椅子全靠竹制部件衔接得扎扎实实,坐着、拎着都很稳当。

    这些年,黎开培在传统的竹椅工艺基础上进行创新,制作有自己风格的竹椅。“这个扶手面没有拼合过,是一整根竹筒经过火烤后制作的。”黎开培搬出一把刚做好的竹椅自豪地说。

    虽然传统竹椅正受到现代工艺的冲击,但他制作的竹椅却不愁销路,基本上是能做多少就卖出多少。

    父子齐上阵收入节节高

    记者在黎开培的作坊看到,竹椅尺寸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,且每个部件都需要分开加工,加之竹子粗细不一,到了组装时要做到彼此不差分毫,严丝合缝,这就要求师傅对不同竹子加工时需要的尺寸、形状了然于胸。

    “就比如这个榫槽和榫头,竹子粗细不同就要凿的不同,这样才能契合,整把椅子才会稳当。”黎开培告诉记者,一把椅子好不好就要看契合是不是合缝,这也是判定师傅手艺高不高的重要标准。

    长年与竹子打交道,黎开培的双手布满了厚茧和伤疤,指关节也特别粗大。因为制作竹椅,需要一直弯着腰,一天下来,累得腰都直不起来。

    “干一行爱一行,习惯了!”黎开培淡淡地说,虽然很辛苦,但他对这门手艺痴情不减。黎开培还将这门手艺教会儿子黎扬志。黎扬志原本在珠三角打工,由于今年工厂订单少,没什么活干就回来制作竹椅。

    有了儿子的帮忙,黎开培干得更起劲了,现在父子俩每天能制作竹椅20多张,收入也如竹子一般,节节高。更让黎开培高兴的是,因为这门手艺,一家人又可以在一起生活,这让他感觉很幸福。